段伟文教授应邀举行“深度智能化时代的价值抉择与伦理智慧”讲座

6月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段伟文教授应邀于浙江师范大学16幢706会议室做了题为“深度智能化时代的价值抉择与伦理智慧”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社科处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昊青教授主持,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近50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段伟文教授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对自动机器时代的预见。在马克思的设想中,人类所创造的技术蜕变成一股反作用于人类的异己力量,并广泛地介入现实生活之中,从而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乎在面对当今深度智能化时代时,我们就必须厘清:当今技术发展程度如何?我们该如何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道德伦理困境?

段教授指出,深度技术化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多的是在社会层面。在“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问题上,段教授指出目前的机器智能仍然建立在人类智能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人和机器始终处于共事关系:机器做出事实判断,而人类则在决策中做出价值判断。因此在智能化时代,人类仍然是自动化工作人性化最后的保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智能化时代,机器智能的加速迭代加剧了技术的不确定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难题,如量化人的特征和行为的前提下,可能性政治的恰当性及其阈值;技术发展下人类无技能可去的去技能化;透明时代下人类的末世迷茫等。对此,段教授认为在技术占先的智能化技术社会,人的脆弱性尽显无疑,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勿忘人类尊严,牢记人的责任,尊重人类的感情需要和身心层面的脆弱性。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讲座中的内容积极提问,老师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的讨论热情高涨。与会师生就“部分科技对伦理的违背”“智能化时代下人的自我意识是否急剧衰弱”“建立信任机制应对‘先发制人’的技术处理态度”“技术的‘无知之幕’在资本的裹挟下能否保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段教授逐一与提问者进行交流,并做出了解答。

最后,冯昊青教授总结了本次的学术讲座,并感谢在座师生们的参与。冯教授指出在深度智能化时代,人技交互时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人们必须时刻谨记道德是一种基于主体的实践智慧。同时,冯教授相信本次讲座也将促使在座师生深入思考智能化时代的道德伦理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段伟文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希望以后能够聆听到更多类似的优秀学术讲座。